多元社会生态下的上海出版业增进——以商务印书馆为例(1927—193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卫民[1] 董灿蕾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历史系 [2]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一小

出  处:《兰台世界(上旬)》2012年第8期92-93,共2页Lantai World

基  金:上海大学第五届创新基金项目课题号SHUCX111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号09YJA770040

摘  要:民国以降,上海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继续突出其全国出版绝对中心的地位.1927-1937年堪称民国出版业的黄金时代,上海出版机构的增长和发展,出版书目的增多,都使上海继续保持其中心地位.然而,20世纪30年代之初,中国的图书市场行情并不看好.源自于欧美世界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于中国出版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1932年1月28日,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对上海实施轰炸,不但造成大量平民百姓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蒸蒸日上的中国民族企业尤其是商务印书馆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摧残.面对出版环境的剧变与多重交织,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上海出版业创造了诸多奇迹和辉煌,迎来了近代出版的高峰年代[1]145.

关 键 词:商务印书馆 王云五 出版业 上海市 

分 类 号:G239.29[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