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再见了,大别山》唱出味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炳毅[1] 

机构地区:[1]皖西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出  处:《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5-17,37,共4页Journal of To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与当地乡土音乐结合实施研究>(编号:2011sk366)成果

摘  要:《再见了,大别山》是一首为大别山人民而写、歌唱大别山的作品,也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深受歌唱家和群众喜爱的作品。但是很多歌者没有深入地研究、理解这首作品,就难以准确、深入地表达出应有的韵味。文章阐述了《再见了,大别山》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金寨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还有大别山尤其是金寨的人文、地理以及当地的音乐风格。使喜爱这首作品的人更加深入理解它,能够更好地演绎它。

关 键 词:歌曲韵味 创作背景 风土人情 

分 类 号:J616.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