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志华[1]
出 处:《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ors' Colle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研究"(12BSS01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为项目第二参与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中东政治现代化进程研究"(2009JJD770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05-1952年,埃及土地制度历经国家所有制复萌与私人支配权强化两大阶段。穆罕默德.阿里重新确立土地国有制;1829-1952年,土地非国有化愈演愈烈,埃及政府的地权政策构成土地非国有化的政治背景。从1829年起,阿里封赐伊巴迪叶等地产,土地非国有化初露端倪。1858年《赛义德法令》与1871年《补偿法令》进而确认土地持有者的多重权利,土地非国有化迅速发展。从英国统治时期"五费丹土地法"的艰难出台到宪政时代土改提案的屡遭否决,土地非国有化顽固延续,土地高度集中。1829-1952年埃及土地的非国有化和兼并趋势后果严重,而纳赛尔政权的土地改革则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