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新安[1] 

机构地区:[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  处:《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期129-134,共6页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视角下区域企业集群的网络镶嵌机制研究>(411714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链整合机理与政策研究>(10YJA790099);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中原城市群一会体化发展的产业协同机制研究>(082102360031);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政策研究>(2011A630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河南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链整合视角>(2012-JD-006)重点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生产要素空间流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内涵式空间优化增长方式。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区际流动,改变了流入地与流出地生产要素的成本,进而影响区域产业格局,最终改变区域经济格局。同时,要素流动能够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形成经济发展上的关联互动,从而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既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也还要利用宏观政策调控来解决市场机制极化作用的负面影响。

关 键 词:要素流动 区域协调发展 极化作用 资源配置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