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还是印钱:美元流动性和“特里芬困境”的理论证明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余栋[1] 唐欣语[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出  处:《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6期22-31,共10页Financial Development Review

摘  要:一、前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在于——如果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必须由美国的对外美元负债不断增加来实现,但当美国的债务不断增加时,会加重对美国清偿债务能力的怀疑,必然导致美元更多地被要求兑换成黄金最终无法实现而崩溃。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既作为一个主权货币,又作为唯一的"世界货币"地位,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特里芬困境"进一步严重。但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美元流动性供给和"特里芬困境"有大量探讨,但还缺乏理论证明。没有理论模型,就很难对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达成共识,更谈不上有统一的改革方案。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没有把流动性的提供国和流动性的接受国分开,用G-4(美国,日本,英国及欧元区)的M2之和作为储备国流动性,没能区分用于G-4国内自身的流动性和给外汇储备储备国提供的流动性。进一步说。

关 键 词:流动性供给 外汇储备 特里芬 国际收支平衡表 资本账户 理论证明 内流动性 美元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分 类 号:F821.6[经济管理—财政学] F827.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