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琨[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出 处:《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6期47-63,共17页Financial Development Review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施行的以政府干预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1985年以色列开始实施"经济稳定工程",对经济金融进行全面改革;次年,以色列央行改革汇率制度,逐步退出盯住安排,走向浮动汇率制度。退出的过程为: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水平区间内的有限浮动汇率制度→爬行区间内的有限浮动汇率制度→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以色列汇改过程实际上就是其货币政策从汇率目标向通胀目标的转变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政策在降低通胀方面获得了成功。以色列汇改在明确目标、选择时机、保持政策稳定性、引导公众预期、注意政策配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均能对中国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以色列 汇率制度改革 汇率变化 通胀目标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美元贬值 中心汇率 一篮子货币 货币政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