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清林[1]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出 处:《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267-289,共23页Peki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摘 要:权利能力的德文表达是"Rechtsf(a|¨)igkeit"。"Rechtsf(a|¨)igkeit"的直译应当是"法律能力"。而我们之所以采用"权利能力"的译名,乃是基于我们对西方法学"权利本位"的判断。从构形上而言,"Recht"是修饰"F(a|¨)igkeit"的,"能力"理当是"法律或者权利"的基础,可是在被移植到中国来后,"权利"成了主宰,"能力"反而隐而不显。本文主要是追溯以权利为主导思想的中国法文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理解"权利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努力从"能力"的奠基性出发,重新解读"Rechtsf(a|¨)igkeit"一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9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