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海年[1,2]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
出 处:《人大法律评论》2012年第2期3-15,共13页Renmin University Law Review
摘 要:刘海年教授作为一位亲身参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法律学人,以其个人的观察和视角,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理论务虚会"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过程、"两案审判"中的种种法律问题和角力,是我们研究当时法治发展的宝贵材料。评议阶段中,张志铭教授认为要客观看待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法律事件;马小红教授以法制史的视角提出制度和人的完善应当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在提问阶段,刘海年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法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国内政治倾向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等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