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尔伙[1] 巴登尼玛[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79-80,91,共3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巴登尼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结合方式、口头"声教"的传统息息相关。毕摩独特的传承方式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来说是必要的补充。

关 键 词:毕摩 师徒 口头“声教” 口传 书写 语境 

分 类 号:C95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