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 处:《东方法学》2010年第4期23-34,共12页Oriental La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和谐世界与国际法治"(项目编号:07JA82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2006年出台的《保护所有人免受强迫失踪公约》,既使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在内容上实现扩展,又为以往缺乏体系、充满交叉的保护所有人免受强迫失踪体系提供了新的统合机构——强迫失踪问题委员会。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相关国际法规范文件归纳出界定"强迫失踪行为"的四个关键要素。在回顾强迫失踪问题发展进程后提出检视现存保护体系的运行困境:《保护所有人免受强迫失踪公约》正式生效的进程迟滞;区域人权保护机制的不平衡发展;具有法定普遍管辖权的国际刑事法院作用甚微。这些问题不仅是有关强迫失踪规制体系需要面对的,也是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的积疾体现。本文借助国际法与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剖析上述困境的起因。最终透过困境展望国际法规范的发展趋向,一方面致力于加强国际法规范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引导国家树立"国际社会人"的正确利益观念,两者相结合才能走向共进的国际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