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幼怡[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出  处:《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5期21-2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he Frontiers of Medical Science(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503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30001;3067246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0910103902)

摘  要:二甲双胍是一个古老的药物。早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发现一种名叫法国丁香(French lilac,Galega officinalis)的植物可以缓解伴有尿多症状的疾病--即现在所称的糖尿病[1]。后来发现,这种植物中起到降糖作用的活性成分是胍类物质(guanidine)[2]。1922年爱尔兰的科学家将法国丁香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成分二甲双胍首次合成成功,1957年二甲双胍在法国首次获准作为降糖药用于临床。现在二甲双胍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大部分作用是通过抑制糖异生(gluconeogenesis),另有小部分作用是抑制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以及增强胰岛素刺激下的外周组织(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3-5],减少小肠葡萄糖的吸收[6]。

关 键 词:二甲双胍 心血管 TGF AMPK 降糖作用 心脏保护 

分 类 号:R96[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