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1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velopment and Outloo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德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出  处:《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年第5期39-41,118,共3页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摘  要: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针对心室传导异常(表现为心电图QRS波增宽,如左束支传导阻滞),在心脏特定部位发放电脉冲起搏心室,使因电传导异常而失去同步收缩特性的心脏恢复其正常的同步收缩功能,称为再同步治疗。再同步治疗属植入性器械治疗,与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技术十分相似。除在右心房和右心室放置起搏电极外,再同步治疗还需经冠状静脉窦或其他途径在左心室心外膜放置起搏电极。再同步治疗中仅具有起搏功能的器械称为CRTP;如果同时兼有自动除颤功能,则称为CRTD。临床试验证实,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QRS增宽的患者,再同步治疗不仅能改善心衰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减少心衰和再入院率,还能降低死亡率。再同步治疗技术于1993年开始试用于临床,1997年获美国FDA批准,我国于1999年5月首次将该项技术用于严重心衰治疗。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

关 键 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 适应证 心功能 CRTP 心室起搏 起搏电极 导管电极 心衰患者 左室射血分数 再同步 

分 类 号:R5[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