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爱松[1,1] 贺仲明[1,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77-85,共9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本文结合具体文本,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几类父亲形象进行了历时描述,全面考察了父亲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精神的递嬗变异给父亲形象的塑造带来的影响。论文指出:五四作家经由对父权的批判进入到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时,陷入了情与理、文学描绘与思想批判的巨大矛盾和冲突;而3、40年代中国文学塑造的新型父亲形象,既应合了时代精神的呼唤,也存在文化。

关 键 词:父亲 形象 精神 文化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