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伟民[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190-195,共6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中国人社会行为的取向问题是众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心理人类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多年来颇感兴趣并不断努力探索的一个问题。大体上说,社会心理学家就这个问题所做的专门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七十年代,心理人类学家就此所做的专门研究则可上推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跨文化心理学家则是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不同文化比较研究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考虑到与这一问题的研究有联系、较接近或有交叉重叠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的话,如关于国民性、民族性的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研究,则上溯的起始年代更为久远,因而可以涵括在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研究这一范畴之内的研究和文献也更加繁多,浩如烟海。在当前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以往这方面的研究今天仍在继续和发展,
关 键 词:中国人社会 关系取向 物质生活资料 社会心理 生产活动 跨文化心理学 社会行为取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他人 交往互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