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世健[1]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90-93,127,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摘 要:如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让终日劳作而又处境艰辛的农民摆脱贫困,安居乐业,是各国政府始终不敢忽视而同时又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战后日本的农民通过兼业化的生产方式成功地发展了农业经济.根本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人多地少国家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在经历了特需景气(1951——1953年),神武景气(1954——1957年),岩户景气(1958——1961年)这三个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之后,面对相对落后的农业,雄心勃勃,试图挟工业高速增长的余威再演一幕惊世之作的日本政治家们,又开始踌躇满志地策划一个以美国式的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生产方式为蓝本的农业改革:通过竞争、兼并,使单独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继续维持正常生产而脱离农业,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高效率、专业化的大农户则乘虚而入、取而代之,并逐渐成为日本农业生产的支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