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有智[1,2]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2]复旦大学
出 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80-85,共6页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18世纪的学者在总结此前的学术文化时指出了解释经典的两种形态。之后,汉学与宋学、义理和考据便成了不同学派的学者经常论及的问题。从乾嘉的汉学家、桐城派直到20世纪的新考据派、新儒家,留下了有关的大量记录。剖析其间的种种议论,可以看到如何看待中世纪后期形成的儒家心性之学的传统曾给中国的学术思想界造成了怎样的困惑与纷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