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希坡[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学家》1997年第2期52-58,共7页The Jurist
摘 要: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一部重要的宪法性文献。八十多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对该约法的性质、特点、内容评述及其历史意义,写过不少论著。关于该约法的起草经过及其起草人员的争议,也有人作过专门论述,本文对以上问题,不再涉及。主要侧重对该约法在文字表述上存在的种种歧异讹误,力求尽快澄清,以恢复其条文的原貌。
关 键 词: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参议院 参议员 孙中山 政府公报 中华民国宪法 临时政府 中国近代法制 宪法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