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克全[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马列部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253-260,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1996年秋,为庆祝建校50周年,吉林大学编辑出版了介绍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我的学术思想》一书。书中载有孙正聿教授自撰的万余言的《反思前提的哲学理论》一文。文章有一简短前言:“1946年11月7日,我出生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1966年夏,我在吉林省实验中学毕业后,与那一代的许多城市青年一样,度过了下乡当‘知青’和返城当工人的生涯。1978年3月,我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2年初本科毕业即留校任教。1990年10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于1985年、1988年、1992年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分为6个部分,其小标题依次为“对哲学本身的追问”、“寻求全体的自由性”、“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探索现代哲学的革命”、“提出和形成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以及“拓宽和深化哲学的前提批判”,我觉得,此文的题目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孙正聿教授对哲学的独到理解和独特贡献——创建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而依次表述的6个部分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展现了孙正聿教授的学术历程和学术思想。因此,本文只想从孙正聿教授的学术风格和教学风格中去谈谈他的为学为人之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