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兆康
出 处:《法学研究》1986年第6期46-5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Law
摘 要: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属性是什么?这是法学有史以来一直争议的问题。可以这样说,不同的阶级,从不同的利益观出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西方一些思想家、法学家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观点:神学派将法归结为上帝意志的体现;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人类理性和人民公意的体现;哲理法学派认为法是作为理念的自由;历史法学派将法推崇为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分析法学派又强调"法是一种强制秩序";社会法学派把法解释为"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生活条件的总和",仅仅是一般的"社会控制器"。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们认为法是"天意神旨"、"自然"、"理"等等。总之,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有史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
关 键 词:超阶级性 本质属性 阶级意志 继承性 政治统治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统治阶级利益 阶级斗争 阶级冲突 原始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法的理论 法的本质 法律本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6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