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萧洪恩[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 处:《哲学动态》1986年第3期6-10,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纬书盛行于汉代,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篇》概括说:“光武之世,笃信斯术,风化所靡,学者比肩,沛献集纬以通经,曹褒撰谶以定礼,乖道谬典,亦已甚矣。是以桓谭疾其虚伪,尹敏戏其深瑕,张衡发其僻谬,荀悦明其诡诞。四贤博练,论之精矣。”然而汉以后,“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以后,又重其制。及高祖受禅,禁之欲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处收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隋书经籍志》)汉代至隋,流行于世的是《七经纬》,而“七经纬皆佚于唐,存者独易。逮宋末而尽失其传。”(《四库全书总目题要》)于是明代以后出现了一些辑纬学家,其中孙瑴《古微书》为辑纬之始。清代有一大批学者辑纬,而以马国翰、黄奭、赵在翰为著。纬书产生以后,历代都有人重视并作有研究。今分五个问题叙录如下,以广见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