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财经学院
出 处:《金融研究》1985年第11期34-37,共4页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摘 要:利息是在一定的信用关系下产生的。信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组成部分,因而社会经济的特定条件制约着利息水平的高低。这些条件是资金供求的状况;融资形式的多少;调节金融的手段;经济发展的速度;国际经济的环境等。 (一)资金供求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而社会平均利息率的高低只能在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上下限内波动。社会平均利润率是社会总利润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对相当长的时期内各部门利润率变动的理论抽象,因而从总的趋势来说,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决定社会平均利息率的变动是正确的,但社会平均利润率不能调节市场利息率的具体变化和利率的高低水平。市场利息率的具体变化完全受借贷资本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在这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