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金风
出 处:《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53-59,共7页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一八八八年,契诃夫以他的小说获得“普希金奖”,这项荣誉对于契诃夫的创作十分相宜。虽然契诃夫自己说只写过一首诗,但他却以“全部作品”构成“一部长诗”。许多文学巨匠也把他当作一位杰出的诗人来推崇。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我国文学家郭沫若也曾说:“他虽然不做诗,但确实是一位诗人,他的小说是诗,他的戏曲是也诗。”契诃夫在一个“病态”的环境中成长,他那严格的现实主义方法又使他无法摆脱自己亲身体验过、感受过的生活。他不愿意描写“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痛苦”,不愿意“硬画自己没有见过的画面”,这就是说,契诃夫所采用的生活素材,本质上缺乏诗的情韵,不配做诗的材料;即使契诃夫自认为“题材颇有诗意”的《草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