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侵犯财产罪中的“归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风 

出  处:《法学》1984年第7期43-44,共2页Law Science

摘  要:在侵犯财产罪案件中,有时会遇到行为人在盗窃、贪污或挪用后,出于各种原因,又将非法所得主动归还。这类问题应如何处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性质也不同。根据笔者接触到的三个案例,谈谈个人的看法。例一:被告人在一住宅区内盗窃轻便摩托车一辆。隔了一个月,在内心谴责下,悄悄将摩托车放在派出所门前。

关 键 词:侵犯财产罪 行为人 被告人 主客观条件 公安机关 案例 犯罪结果 犯罪故意 犯罪中止 社会危害性 

分 类 号:D90[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