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欣复
出 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72-75,共4页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摘 要:文原问题是古今思想家理论家普遍注意和重视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先秦迄明有无数理论家文艺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不论先秦诸子、两汉儒生,还是魏晋六朝以后的诗文论家,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或失之于片面,或囿于门户之见,都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清初康熙时代的叶燮,正是出于历代论者对此未能“探得本原”的史实而著《原诗》,企图解决这一问题。 综观叶燮之论,他从主客体交会感遇而文章成的对立统一的哲学高度入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