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庆峰[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海派经济学》2011年第1期131-149,共19页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摘 要:本文旨在讨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化是资本主义前提的论断。我们认为该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做的独特划分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前史与真正的资本主义历史。《资本论》中所做的一些预设其实是资本主义前史发展的结果,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交代资本家的欲望来源。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无产阶级化并非劳动力商品化的必要条件。文中从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表明,相比无产阶级化,半无产阶级化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将半无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化的转化看成是历史必然,这里,他只看到了资本主导的双向运动,而忽略了市场机制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双重双向运动,我们应当把半无产阶级化看作这两种双向互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为中国农民工的半无产阶级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