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星宇[1]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S1期263-264,共2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摘 要: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方面的涵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1](P199)这揭示了法律的本质——即良法至上。纵观世界上法治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不论人口多寡、地域大小以及历史文化概貌有多大差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有一部良法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这部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便是宪法。
关 键 词:中国宪法 宪法修正案 法治化进程 依法治国 八二宪法 法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五四宪法 新中国 七五宪法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