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通锵[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24-34,共11页Applied Linguistics
摘 要:现成性、离散性和语言社团中的心理现实性是确定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客观标准。汉语符合这一标准的结构单位是字。字是语言中有理据性的最小结构单位,始终顽强地坚持它的表义性,因而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语法只能是语义句法。它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向心、离心两种结构形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字组中的语汇性意义大体上可以分为并列和主从两种类型,“开天辟地”之类的四字格就是这两种类型的语汇性意义融化为一的结果。字组中最重要的语法性意义是施动(自动)和使动,是生成汉语语句的结构基础。从字组到句子,原来在组合中一些隐而不现的语境、语用之类的因素会渗入句子的结构,因而语句的生成需要找出其间的联结点:有定性范畴。它在汉语中主要表现为句首的话题或可以移至句首充当话题的结构成分。“话题——说明”的基本语义关系是施动和使动,现在语法书中所说的“动补结构”和“连谓结构”就是古汉语使动式的历史变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