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天义
机构地区:[1]河北省社科院现当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050051
出 处:《民国档案》1998年第1期97-101,共5页Republican Archives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强掳中国、朝鲜和美国等同盟国的战俘和人民到日本做苦役。其中强掳中国战俘劳工达4万人。因为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在当时没有进行认真追究。在二战胜利51周年后,仍然是一个战后遗留问题。当受害的战俘劳工通过不同途径向日本方面交涉时,日本政府和企业却相互推诿,不肯承担责任。那么到底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呢?本文想通过日本强掳中国战俘劳工的具体事实,简要分析一下日本政府、军队、企业及日伪劳工组织的具体责任,以促使此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