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核邻避情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乐[1,2] 童星[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社会工作系 [3]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105-111,共7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11&ZD0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核电扩张背景下的风险邻避及其治理研究"(11YJC840069);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重大核电项目的社会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创新"(2013SKYQ002)

摘  要:核能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而核能设施所在地居民的"邻避情结"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基于胶东半岛三个有核地区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公众针对核能设施的"邻避情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反对性态度,二是心理接受距离,三是搬迁意愿,其中多数被访者的"邻避态度"坚决,心理接受距离较远,而搬迁意愿不太强烈;在影响居民"邻避情结"产生的诸多因素中,核电设施的健康威胁、风险的长期性和居民对核电站带来的收益判断等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性别差异、年龄大小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公众的"核邻避情结"。上述研究结果清晰地描述了公众的"核邻避情结"的特征,展现了各种因素与"核邻避情结"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有关部门的"邻避"冲突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邻避情结 核能 风险管理 

分 类 号:F416.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