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恒寿
出 处:《哲学研究》1979年第12期19-29,共11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当前,重新对孔子学说加以客观评价,是学术界的重要任务之一。六十年代的孔子讨论曾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有许多问题并未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真正展开讨论。当时曾以理论权威自居的关锋,散布了一系列武断理论,起了很坏的作用。后来“四人帮”控制的批孔运动,其中有些调门,就是关锋理论的发展,至今仍然是开展孔子讨论的精神枷锁,所以必须对关锋的评孔思想,进行深入的批判,肃清极左思潮的余毒。本文拟就关锋所谓春秋时代“仁”的三类型说,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作为初步批判的尝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