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天增
出 处:《史学月刊》1954年第3期6-9,共4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一)中国人民,是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当侵略者向中中发动战争的时候,无不进行着「不屈不挠、再接再历的英勇战斗」(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六○二页)。当统治阶级向敌人屈膝投降的时候,也都毫无例外的进行着顽强的反抗。这种反侵略反投降的斗争精神,在鸦片战争整个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显著。诸如广州三元里的平英团和闽、浙、苏等地人民的沉重打击敌人,已为一般人所熟知了。但是台湾人民在战争过程中协助官军抵御英国强盗侵略,和在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反投降斗争,到了今天,尚没有引起历史教师与历史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所以应该把百年前台湾人民反侵略反投降的英勇行为,就我所知道的扼要叙述于后:(二)一八四○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可耻的掠夺性战争。在它向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侵略的同时,企图占据一个地方作为军事根据地,以便顺、利地进行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所以对于这「闽海要区」的台湾,就成为它久已「垂涎之地」。在战争中,英国兵舰时常在台湾外洋往来侦察窥伺,打算乘机侵占。一八四一年七月,当它二次向北侵略的时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