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旅行文学与现代“情感结构”的形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德明[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江南(诗)》2011年第2期12-19,共8页Poetry of Jiangnan

基  金:国家“十一五”规划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WW002)

摘  要:18世纪的英国处在贵族精英与中产阶级同时并存、海外冒险与殖民开拓齐头并进、大陆旅行与国内旅游互相促进的年代。在旅行文学的影响下,启蒙时代英国人的"情感结构"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从注重平衡对称的古典美学理念转而强调崇高和宏伟的情感体验,从理性至上的态度转而注重感伤主义和情感主义。持续不断的旅行刺激了文化感受力的复苏,激发了旅行主体的移情能力,使其获得了替代性经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通过时空的转换,旅行主体持续不断地躲避着固定的身份和定义,持续不断地发现自我和确认自我。"情感结构"中出现的这种主体性倾向,在此后的浪漫主义思潮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英国旅行文学 情感结构 崇高 感伤主义 移情 

分 类 号:I561[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