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利民
机构地区:[1]北京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7-13,共7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缘起、内容、形成时间及其发展过程,乃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以至整个远东政策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近年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研究颇多,却无统一结论。本文拟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些问题试作分析。 一、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缘起 从新中国成立到朝战爆发前,美国对华政策还处在“等待尘埃落定”时期,具有过渡性质,对华遏制政策的正式确立经历了复杂的过程。甚至在朝战爆发到中国介入朝战前的4个月,美国虽然已转向对华全面敌视政策轨道,包括出兵台湾海峡、宣布台湾“中立化”和政治地位未定,对华实施石油禁运等,但其时美国仍以在远东遏制苏联为中心和直接目标,对华政策仍从属于对苏遏制政策,不具备独立和系统地全面遏制新中国特性。 1950年10月,中国介入朝战并在云山之战、清川江长津湖之战中大败侵朝美军,将之赶回三八线以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美英于12月初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谈,商讨如何应付朝战危机和对华政策诸问题。会谈期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Dean Acheson)几次表示,美国认为中国是苏联的卫星国,因而不承认中国、不能允许中共进入联合国、也不能允许中共夺占台湾及插手对日和约问题,要“尽量对共产党中国制造麻烦”。杜鲁门更强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