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桂堂[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 处:《新金融》1997年第8期7-10,共4页New Finance
摘 要:人们常将利率比做经济运行的杠杆,这一杠杆要发挥作用,有赖于利率本身的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学家论及金融货币问题,必对我国行政性操纵利率体制进行批评。然而,与价格体制相比,实践中的利率体制改革进展十分迟缓。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一下反省,以寻求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思路。 反思之一:均衡价格与均衡利率孰重孰轻 价格作为市场机制的一个核心要素,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当价格体制理顺之后,我们能不能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就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了呢?远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因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简单商品经济,当社会的生产、交换方式越过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之后,尽管价格机制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整个市场运行中所蕴含的诸多功能,越来越倚重于利率机制。换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利率机制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机制。这是基于以下原因:
关 键 词: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水平 均衡利率 利率机制 市场利率 利率改革 中央银行 均衡价格 直接融资市场 利率体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7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