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维良
出 处:《中国音乐》1996年第1期57-58,共2页Chinese Music
摘 要:古老的中国竹笛也像琵琶、二胡一样,经历着一个由民间型态向专业型态演变的历史性进程。无论是老一辈演奏家还是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奏家,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为创建和发展新时代的华夏笛乐艺术做出了贡献。使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切,又无一不是以教育做为基础的,或民间式的师徒传承,或学院式的综合教学。如果不以现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为满足,而能够着眼未来的话,那就不难发现,在目前的竹笛教学中,尚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急需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编写更为科学的训练教材。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本世纪竹笛发展的几个阶段。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清楚将要向哪里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