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子舜[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
出 处:《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6期26-27,共2页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摘 要: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实现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因,除了客观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所谓伦理精神、社会文化精神以及民族精神这种非经济因素。这种普遍的文化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然而,随着社会变革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日益失去调控力量,而新的道德调控系统又未曾确立,再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于是,我国的道德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无序状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中,我们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关 键 词:社会文化精神 营造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族精神 价值取向 道德价值体系 主体意识的觉醒 文化价值观念 社会责任意识 道德调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