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铜镈综论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建军[1] 

机构地区:[1]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出  处:《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28-35,共8页Southeast Culture

摘  要: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两周考古中,出土了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即通常所谓的镈。镈虽然是钟体乐器,但它的形制与同属钟体乐器的两周时期的甬钟或钮钟相比是有区别的。迄今发现的两周镈都是平口,而不象甬钟或钮钟为凹口,是它们之间很明显的一个区别。 古代文献一般用“钟”来注释镈,但缺乏具体的形制描述。例如:镈如钟而大。(《周礼·镈师》郑玄注) 镈如钟而大。(《仪礼·大射仪》与郑玄注)。镈,大钟錞于之属。(《说文解字》第十四上)。 镈,小钟也(《国语·晋语七》韦昭注)核之以考古发现,两周镈的器形大、小均有。郑玄等人仅注镈形的一种,是不全面的。 总的看来,两周镈在形制上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平口,二是有钮。掌握这两个主要特征就可以从钟类乐器里分辨出镈来。

关 键 词:西周早期 考古发现 中原地区 兽面纹 《说文解字》 形制特征 哈佛燕京学社 眉县 乐器 长江流域 

分 类 号:K8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