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文成
机构地区:[1]云南省社科院科研处
出 处:《云南学术探索》1993年第5期13-16,共4页
摘 要: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折不扣地是一套科学、完整的西方学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事实上即已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马克思主义正是经过了中国化,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发挥了无以伦比的威力,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21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毛泽东,在这一时期与其他党的领导人一道,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今天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此就毛泽东同志建党初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贡献作一简要分析。 毛泽东同志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改造国家、振兴中华的志向。在长期求学中,注意吸取王船山等著名思想家强调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提倡读活书,反对读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而且要读无字之书。认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惜步行千里,先后到长沙、宁乡、安化等5县调查,在从长沙到北京的学习途中,也未放弃了解中国城乡情况的机会。在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进一步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把传统中国“学以致用”
关 键 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建党初期 中国革命 军阀 国民革命 半无产阶级 中国社会各阶级 农民运动 中国农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