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工业社会学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由之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50-56,共7页Social Sciences Abroad

摘  要:德国社会学家R. 达伦多夫认为,战后德国社会学研究的重心侧重于对工业的研究。当时的一代社会学家适应了战后德国的社会需求,他们的使命就在于影响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一些学者如H. 波皮茨、H. -P. 巴特、E. 尤列斯、H. 克斯廷格、T. 皮凯尔、Z. 布劳恩、B. 鲁茨、L. 弗里德布尔格、M. 特施涅尔和F. 维尔茨等人的研究,集中反映了战后德国工业社会学的发展,他们无论从理论和方法论,还是从研究的具体问题上说,都堪称德国现代工业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研究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社会历史比较和对课题的详尽细致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并不仅仅是对各种个别事实的描述和对一些孤立的假设进行检验,它们虽然在方法上还有局限,但在方法论的探索上是多样化的,研究课题范围广泛。50年代末,工业社会学曾失去领先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趋于稳定——战后的“经济奇迹”已经司空见惯。

关 键 词:经验研究 战后德国 社会学家 技术进步 奠基人 工业社会学 经济奇迹 经济发展 相互关系 相适应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