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由之
出 处:《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50-56,共7页Social Sciences Abroad
摘 要:德国社会学家R. 达伦多夫认为,战后德国社会学研究的重心侧重于对工业的研究。当时的一代社会学家适应了战后德国的社会需求,他们的使命就在于影响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一些学者如H. 波皮茨、H. -P. 巴特、E. 尤列斯、H. 克斯廷格、T. 皮凯尔、Z. 布劳恩、B. 鲁茨、L. 弗里德布尔格、M. 特施涅尔和F. 维尔茨等人的研究,集中反映了战后德国工业社会学的发展,他们无论从理论和方法论,还是从研究的具体问题上说,都堪称德国现代工业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研究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社会历史比较和对课题的详尽细致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并不仅仅是对各种个别事实的描述和对一些孤立的假设进行检验,它们虽然在方法上还有局限,但在方法论的探索上是多样化的,研究课题范围广泛。50年代末,工业社会学曾失去领先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趋于稳定——战后的“经济奇迹”已经司空见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