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翁之光
出 处:《哲学动态》1993年第9期38-42,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近期台湾哲学文化思潮概述翁之光随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威权体制的瓦解,台湾的哲学文化界增加了更多的反思、批判的色彩。现将近期的哲学文化思潮概述如下;一、近期台湾哲学文化思潮的特点1."拟似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生长按照M·韦伯的观点,所谓的"现代化"就是"理性化"。但在台湾学者看来,台湾之所谓"现代化"只是一种"拟似的现代化"。之所以称之为"拟似",乃是由于世界体系核心支配、威权体制与本土的危机意识所共同凝塑而成的一种奇特的理性化过程,造成了拟似的现代化。相对于这种拟似的现代化,作为其对立面的一端,便有了"拟似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在西方"后现代"之风的感染下,配合着台湾原来的威权体制的瓦解与递移的过程,批判理论、解构主义、马克思、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福柯、德里达等人的思想受到一些台湾大学生的青睐。这些思想多少带有舶来品的意味,所以台湾学界把对"后现代主义"的追求称为"拟似的后现代"。但台湾学者认为,这种拟似的"后现代"可能成为生活世界重新发现的最重要触媒。近年来,象《台北评论》、《文星》、《当代》、《中外文学》、《联合文学》、《台湾社会研究辑刊》、《思与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