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方向新[1]
机构地区:[1]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12-17,共6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一 自80年代初期伊始,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问题的研究,时至今日,其间虽几度迭起,但业已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从局部零星的探讨到自成体系的研究的发展过程。报刊上刊载的有关文章数以千计,出版有关专著10余部,其中近年来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向是:一些学者(包括钱学森先生)大声呼吁要建立精神文明学,报刊上也有专文对建构精神文明学理论体系进行探讨,并且还出版了几部冠以“学”字的专著。这种趋向。
关 键 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理论体系 精神消费 社会群体 内在结构 特殊文化现象 精神生产 本体理论 基本范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