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阳[1]
机构地区:[1]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出 处:《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1期11-19,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摘 要:本文提出,在基督教文化覆盖的西方,焦虑情绪缠绕着新教徒以至西方人的内在心灵,并弥漫于西方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在儒家文化浸润的中国,忧患意识则深深地根植于古代士子的灵魂深处并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性格。新教徒的焦虑和士的忧患虽然是两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但从本体论角度看实际上具备一个相似的两极心理构架:一极是对人的自我及其有限性的意识,这是产生焦虑与忧患的主体因素;一极是对与人的有限性相对照的无限者的意识,即新教徒对上帝和士子对天的意识,这是产生焦虑与忧患的客体因素。本文对新教徒的焦虑情绪和中国古代士子的忧患意识这两种心理动力和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