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56-60,共5页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摘 要:本文就孔子法律思想中的德刑相辅、执法在人、宽猛相挤、先富后教、因革结合、使民无讼、刑罚适中、先教后诛、父子相隐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孔子的德、仁、礼等与法治的关系,富民思想在孔子法律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对“正名”含义的新解,对所谓“人治”的再认识,关于“父子相隐”与“大义灭亲”等问题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还认为,孔子的法律思想是基于夏商周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封建历史时期最出色的治国之道和统治方法,占居统治地位长达二千年之久,即其明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