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经勇[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1期3-5,20,共4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长时期以来,人们都用“两权分离”、“双层经营”的理论,来概括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而改革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具体表现在,把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仅仅看成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而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这同时也是所有制的改革(我们这里所说的所有制改革,不是指把公有制改革成为私有制,而是指把传统的公有制改革成为新型的公有制)。所有制改革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责任、刺激、动力等问题,把微观经济主体塑造成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这就必须确认微观经济主体,是独立的投资主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