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手稿》中三种意义的自然概念——兼评实践本体论对自然的解释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红阳[1] 

机构地区:[1]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党校

出  处:《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66-71,共6页Jiang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近年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发源地及其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功能和体系的讨论引向深入的重要方面.但是在这一有益的探索中,也出现了某种偏向,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它的还原.做为还原的一种尝试,就是根据马克思新思想形成的某种哲学批判途径,尤其强调对旧唯物主义以客体为中心的自然本体论的批判,提出重建以实践为本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在实践本体论建构的理论体系中,对自然作何理解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实践本体论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简称《手稿》)看成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发源地,将《手稿》

关 键 词: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概念 自然界 自然本体论 本体论意义 人类学 异化劳动 经济学 

分 类 号:C55[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