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斌[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 处:《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年第4期8-17,25,共11页
基 金:本文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课题
摘 要:本文着重从总量波动与结构变化两方面考察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基本趋势,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而深入探讨了形成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诸项机理因素。本文认为,地方财政支农部分替代中央财政支农、信贷支农部分替代财政支农、间接性财政支农部分替代直接性财政支农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农功能弱化的主要因素。据此,作者提出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增加农业基建投入,慎重采用间接性财政支农行为等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财政支农资金 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支出 信贷支农 农业投资环境 农业部门 间接性 改革以来 农副产品 农用生产资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