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巫敏[1]
机构地区:[1]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第6期70-75,共6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表现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和北欧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中心在德国。表现主义强烈反对文艺照相式地复制现实,要求从内心世界出发,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表现主义尚在德国方兴未艾之时,作为现代主义思潮,它就匆匆地登上了中国新文学的舞台,对一些现代作家文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捷克学者M·嘎利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想有一大特点,即文学理论批评中渗透着“某些表现主义的思想倾向,某些对表现主义表示同情的言论以及促使它易于被接受的努力”。根据表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来看,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表现主义与鲁迅文艺思想的某种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