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债的控制和管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岩松 金禾[2] 

机构地区:[1]中国投资银行调研室 [2]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

出  处:《金融研究》1988年第2期64-67,63,共5页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摘  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外汇既不富裕,亦不短缺,不必向外举债。因此,外债问题未受到特别重视。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经济建设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积极利用外资以补充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据IMF估计,1986年底,我国外债余额已达到2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20大债务国之一。因此,如何控制外债规模,是排到日程上了。一、确定适当的外债总规模在通常情况下,对外借债的规模取决于一国吸收外资的能力和还本付息的能力。 1、有无吸收与消化能力。举借外债只有与国内吸收与消化能力相适应。

关 键 词:举借外债 利用外资 消化能力 还本付息 贸易逆差 消费基金 外债规模 无吸收 投资规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 

分 类 号:F8[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