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讲座》——第六讲 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的客观依据和货币流通速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鸿儒 

出  处:《金融研究》1986年第7期61-65,共5页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摘  要:多年来,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在探讨怎样计算和衡量货币量的问题。这涉及货币量的范围、计算货币必要量的经济依据和衡量货币量多少的标志等问题。现就有关几个问题讲讲个人的看法。第一节怎样认识1:8的经验数据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物价由国家统一管理,不准根据市场的供求自由涨落,并长期实行低物价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物价水平不能灵敏反映货币量的多与少,也不能完全根据物价水平衡量市场货币流通是否正常。那么,怎样计算货币发行量呢?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并开始运用现金流通量和商品零售额相比较的计算方法。1959年,根据经验数据提出了1比8的概念。

关 键 词: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量 货币必要量 经验数据 商品零售额 现金流通 货币供应量 经济增长率 计算方法 商品经济 

分 类 号:F8[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