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跃进[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中州学刊》1987年第4期88-90,共3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摘 要:元结编《箧中集》无选杜诗颇使我费解。因为其一,天宝六载,元、杜二人同在京师应考,因李林甫从中作梗,谓“野无遗贤”,致使这次考试无一人及第。落选后想必二人当有所接触。而且,《箧中集》所选作家,既是元结的亲友,也多是杜甫的友好,并常有诗作往还酬答。可见,元杜二人即使无直接过从,至少应该互闻其名。其二,唐代文学十分普及,优秀作品每每不胫而走、不翼而飞,流传还是很广泛的。元结自己就说:“至于歌颂讴吟,妇人童子,皆抒性情……况世贵之士、博学君子,其文学声望,安得不显闻于当时也哉”(《述时》)。譬如,公元764年元结作于道州任上的《春陵行》等诗,两年后远在成都的杜甫就有奉和,说明他们之间并非绝然无闻。元结于肃宗乾元三年(760)厘定是集,距安史之乱爆发已经六个年头了。杜甫时年四十九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